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About us

News center

访客管理系统搭配二维码门禁正成为趋势?

访客管理系统让管理更高效、省时、操作简答,访客能快速的完成访客登记和权限分发,并进入第二步——在出入口等候通行,通行门禁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到访客的整体通行时间,加上本单位业主或员工,遇到人流高峰期容易造成通行拥堵,给业主和访客带来不好的体验,而能实现快速出入通行的二维码门禁,适用于各种访客管理场景。 为什么说二维码门禁更适用于与访客管理系统搭配,这取决于访客管理的场景多样性,以及访客高效通行的需求。现代访客系统,给访客的通行方式有多种,如刷脸、刷卡、刷二维码、刷身份证等,访客系统搭配刷脸门禁,访客通行不掏手机不用带卡,方便省力,但刷脸对业主和员工却不大友好,尤其是在当下口罩通行的环境下,通行人流量一旦多起来,刷脸门禁就得“眼花脑热”宕机了,刷脸门禁只适用低人流访客场景。访客刷卡也是低效体验,制卡发卡管卡本身是一个落后管理方法,给管理工作本身带来不便。因此,访客管理系统不仅仅要考虑访客的通行效率,还要考虑和业主、员工混合出入的通行,综合以上,二维码门禁搭配访客管理系统使用,在各类访客场景下通用的,既发挥了二维码门禁的高效通行优势,也承接了访客管理系统的通行需求。 事实上,访客管理系统也需要与门禁系统无缝对接使用,并不是随意选择访客通行方式,举个例子,单位业主和员工使用刷卡门禁出入,但访客系统却给访客分发条形码用作通行,势必需要架设条码识别设备,刷卡门禁不能识别条码时,就相当于设备浪费;单位业主和员工使用刷码门禁出入,但访客却是刷卡通行,这就要求门禁设备刷码刷卡一体集成,要求访客管理平台和门禁平台融合对接,这势必加窄了物业管理方选择品牌和产品的空间。 因此,令令开门认为,访客管理方在考虑访客管理系统时,就需要考虑到与门禁系统的承接问题,以令令开门的访客+门禁系统为例,使用二维码访客管理系统,搭配使用二维码门禁,就能有效管理访客登记和权限,同时通用于各类访客场景、访客流程,访客系统和门禁系统在平台和硬件方面能融合对接使用,如此,二者无缝对接,提升访客出入效率的同时,也能为后续集成其他周边功能(考勤、梯控、停车等)留下足够的空间。
26 2022/04

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

便捷性受认可但存在强制使用问题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呈现加速落地的趋势。从智慧城市建设到手机客户端的登录解锁,各种场景下都能见到人脸识别技术的影子。   《报告》列举了十类人脸识别场景(支付转账、开户销户、实名登记、解锁解密、换脸娱乐、政府办事、交通安检、门禁考勤、校园/在线教育和公共安全监管),回收匿名问卷2万余份,旨在了解人脸识别的使用情况和公众的安全感受。   人脸识别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是各行业推进技术落地的主要动因,但公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否感受到更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课题组在问卷设置了量表题,请受访者结合使用感受进行打分,1分为最低分,5分为最高分。   结果显示,在便捷性感受方面,有9类场景的平均分超过4分,显示出受访者对人脸识别便捷性的认可度。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支付转账,平均分为4.33。在安全性感受方面,受访者给出的分数则明显偏低,仅有交通安检场景的平均分超过4分,体现出受访者对人脸识别安全风险的忧虑态度。   此外,人脸识别还存在比较突出的“强制使用”问题。《报告》发现,在“交通安检”场景遇到强制人脸识别的受访者最多,达到27.39%,随后是“实名登记”(26.42%)“开户销户”(25.94%)“支付转账”(25.81%)“门禁考勤”(21.76%)。   研究人员指出,在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要求的“强认证”场景(如公共安全、金融支付)下,使用人脸识别完成精确的身份比对和验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对于一些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场景(如门禁考勤),不宜使用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验证方式。调研显示,相较于人脸识别,受访者更愿意使用指纹、手机验证码、密码等验证手段。   一些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引争议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遍地开花”,已经受到了公众的关注——64.39%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居住在北上广深、省会城市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这或许与这些地区的人脸识别应用更加普及有关。   《报告》总结了六类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争议场景,询问受访者是否能够接受。结果显示,受访者最无法接受的场景是“部分商城会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顾客的行为和购买手段”(42.68%),其次是“一些高校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收集学生的抬头率、微表情、上课的姿态”(28.36%),以及“基于人脸图像分析的换脸、美妆、性格判断、健康状态预测等应用”(19.01%)。相对而言,受访者更能接受基于安防场景的人脸识别应用,比如公共安全摄像头、闯红灯记录系统。   超三成受访者表示已经遭遇人脸信息泄露或滥用   尽管国家层面已经持续展开各种治理行动,个人信息泄露还是防不胜防。大部分人都曾接到来自房地产中介的推销电话;疫情期间出现多起患者、疫区返乡者信息泄露事件;前段时间,又有位明星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航空里程被盗。   相较于身份证号、手机号之类的个人信息泄露,目前曝光于大众视野的人脸数据泄露事件并不多。但《报告》显示,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等遭受损失或隐私被侵犯。   但一个良性的变化是,民众的隐私保护意识有所提升。《报告》显示,高达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关心过人脸原始信息是否会被收集方保留以及会被如何处理。具体到人脸信息的处理规则,受访者最想知道收集方“采取何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收集的人脸信息安全”(31.5%),以及“人脸识别技术是否为第三方提供,如是则第三方是谁”(26%)和“人脸信息目前被使用在哪些场景,是否变更了使用目的”(23.16%)。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受访者对人脸识别技术仍然心存顾虑,但他们的态度整体上是正面的。超过六成(65.24%)的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总体利大于弊,推广应用时仍需注重风险,保障用户知情和选择权”。   《报告》指出,人脸信息作为个人信息中最为敏感的一类“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更应该成为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对象。进一步以立法立规、制定标准等方式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加以引导,将是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明智之举。
26 2022/04

生物识别技术将成为智能汽车标配!

随着指纹、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继在手机领域全面铺开此类人机交互方式之后,生物识别技术在汽车行业也正得到越加广泛的应用,并有望未来几年在车内快速普及。   据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1/3新车将配备生物识别传感器。   车载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可在汽车实现便捷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让汽车的设计更具有“未来主义”。 指纹应用于汽车领域的时间不算短,早在2004年,奥迪A8L就配备了指纹启动按钮,之后的保时捷等车企也陆续研发并上线了这项技术。目前指纹不仅可以用作解锁和启动车辆的功能,还增加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例如2020年推出的领克05限量版搭载的指纹识别模块,除可以实现指纹解锁开门、一键启动等功能外,还能通过指纹验证,解锁开启电子手套箱及后备箱私密锁,同时只需要轻触中控屏下方的指纹键识别身份,后视镜角度、座椅位置、灯光、空调、仪表显示等个性化设置即可自动同步至车主的习惯设定。   与指纹识别相比,语音识别在汽车领域上的存在感就要强上许多,最早被应用于汽车上的生物识别技术当属车载语音,且目前搭载率最高。尤其是高端品牌和造车新势力旗下产品,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产品,均普遍搭配车载语音识别功能。   当下多数车载语音系统主要处于指令式交互的初始阶段,例如导航、启动车辆、开关车窗及天窗、开关空调、座椅加热通风、播放音乐等操作。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与汽车之间的对话可以更为自然,比如2021年推出的威马W6搭载全新拟人化语音助手WIMI,就可实现超过120余项常用功能语音控制。   目前,又有一项新的生物识别技术被应用于汽车行业,即掌静脉识别。与上述两种生物识别一样,这项技术也可以简化操作,提升用户的智能化体验。汽车搭载掌静脉识别,可以实现掌静脉解锁车门及后备箱、掌静脉启动等功能,主驾驶解锁自动识别车主主人身份,个性化设置自动同步至车主习惯设定。     与其他生物识别不同的是,掌静脉识别属于表内特征,特征丰富且具有唯一性,安全性当属生物识别之最;其次,掌静脉识别是非接触式采集,使用时无需与设备接触,完全可以实现隔空解锁;同时掌静脉识别不易受外部因素影响,验证精度较高。   2020北美CES展上,奔驰发布了一款全新车型——Vision Avtr,此款车不仅没有方向盘,而且整个中控台以及扶手箱位置全部采用了曲面液晶屏设计,具有极强的未来感。此款车自带生物识别系统,只需驾乘者将手放在位于扶手箱上的感应装置即可。
29 2021/05

生物识别的利与弊

生物识别技术能够依靠生理特征的独特性精准识别个体,省去了人们设计、记录传统密码的时间与精力,同时指纹识别、声音识别等,操作便捷、识别 率高,耗时短,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01 2021/04

人脸识别有风险!别让“刷脸”丢了脸

  近两年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应用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刑事侦查、交通安检等公共应用,也包含金融支付、出入门禁、智能家居等商业活动,甚至出现了学生课堂签到、卫生间取纸也得刷脸的情况。   人脸识别,有“21世纪十大人类生活革命性技术”之称,是继指纹、虹膜、语音等之后的最新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在众多的“人体密码”中,人脸识别具有与人身不可分离、难以篡改、交互性强、易提取性、符合人类识别习惯等特点,以人脸来识别个体,在可操作性、效率和识别准确度上均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诚然,技术的使用为人们带来了一定便利,但应用的泛化、滥化,也引起了社会的争议与恐慌。   此前,在江苏宿迁,一家健身中心因违法收集会员人脸照片信息,被警方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这是中国首例被公开的违法收集人脸信息处罚案件。在浙江杭州,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由于不愿“刷脸”入园,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被称为“人脸识别第一案”。天津更是率先立法,杜绝信用信息场景下滥用人脸识别。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掀起人脸识别技术的强监管风暴。   美国的旧金山、波特兰市、萨默维尔市、麦迪逊市等八座城市禁止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欧盟人工智能白皮书》提出,将在公共场所禁用人脸识别技术3年-5年。2019年瑞典开出的GDPR第一笔罚单,就是因为一所学校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登记学生出勤率。Facebook因人脸识别技术引发了其在伊利诺伊州的集体诉讼,最终赔偿6.5亿美元。   需要认识到,技术的便捷性必须以安全性为前提。就目前人脸识别应用的滥化、恶化情况来看,其所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隐私权侵犯、民主性消解等安全性风险,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所带来的便捷性收益。   无节制“刷脸”,丢的不只是脸   在数据风险频发的信息社会,人脸识别技术被称作是人类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因为它具有功能强大、获取隐蔽、泄露之后难以救济等诸多特性。   人脸不单单是脸,完全可以与个人身份、人身、财产等各维度信息直接构建联系,从而建立起针对个人的全方位信息库。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对个人来说,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将人脸信息和其他身份信息相关联,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以盗取网络社交平台账号或窃取金融账户内财产;将人脸信息和行踪信息相匹配,可能会被用于精准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可怕的是,这个泄露过程可能在人们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发生。基于人脸识别的无接触性、远程识别性,这一技术可以通过远程、无感抓拍甚至偷拍的形式收集人脸信息。也许在某个时刻,遍布街头的众多摄像头就已经精确收集了你的人脸信息,而你对此浑然不知。   一旦人脸数据泄露,当事人很难得到有效救济。因为相较于数字密码,人脸这样的生物特征具有终身唯一、无法改变的特性。若是密码丢失尚可改变密码,但“换脸”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人脸识别的滥用,将造就透明化的公众,无论是个人商业价值,还是个人秘密隐私,都将暴露在技术的强大视线之下,被精确计算、全面洞察、全面榨取。   一是无消费者剩余。人脸数据的准确抓取,叠加强大的算法评级,使公众的经济价值被精准定义、实现最大程度的利润攫取。据2021年央视3·15报道,有超市、汽车4S店、家居等多种类型的商家,通过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偷偷抓取顾客的人脸数据,进而生成人脸 ID,顾客去了哪家店、去了几次、消费金额多少,都会被商家精准掌握,用以精准营销、区隔定价。为了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财产权益的损失,甚至出现了购房者戴着头盔去看房的情况。   二是无隐私空间。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无孔不入的数据抓取,将实现对每个人的全天候洞察、无死角监控,你的出行轨迹、人际关系、财产利益等将暴露无遗。更进一步,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监视”还将延伸至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面部表情的深度分析,实现对个体内心情感的计算和分析。这不仅将为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巨大隐患,更是对隐私权、人格权的巨大侵犯,对社会民主性的根本消解。   三是无个体掌控权。你可能不仅是你,也可能不再是你。“ZAO”等风靡一时的换脸软件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别人,伪装成他人言语动作;而别人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我们,说我们未说过的话、做未做过的事。这无疑是对敲诈勒索、财产盗取、人格污蔑等犯罪活动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犯罪空间。   一方面是日益严重的滥用后果;另一方面却是易被攻破的“技术盾牌”。2019年,破解厦门银行APP人脸识别技术的“黑客”是仅有初中文化的“00后”。根据新华社对网络安全专家裴智勇的采访,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仅仅利用一张二维照片,就可以充分提取人脸特征信息进行针对性训练,很容易就能获得人脸图像,甚至眨眼和来回转动都没问题。此前,还有人专门对某快递柜的人脸识别取件做了实验,而只要用一张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脸,骗过智能柜取出货件。   我的脸我做主?   技术的建构性与其破坏性相生相伴。随着人脸识别应用的泛化与滥化,相关的风险也在迅速深化与恶化,我们必须顺应全球技术强监管的发展潮流,尽早行动、补足漏洞。   一是推动对于人脸识别的专门立法。目前中国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对处理包括人脸等个人生物特征在内的敏感个人信息作出专门规定,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并在事前进行风险评估。不过,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特殊性及应用影响广泛性,借鉴国际经验,仍然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规制人脸识别技术及人脸识别信息的法规,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应用范围、技术使用者的主体责任、权利侵害的法律责任及制裁体系等进行明确规定。     二是加快应用监管整顿。明确统一人脸识别技术的监管机构,承担人脸识别应用的审批与监管职能。设置必要门槛、明确审核流程,改变任何企业、任何场景都可以染指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现状,除道路、机场、银行等法律规定的必要安防应用,包括社区、学校、商业场所等在内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之前都应申报审批,对其合法、正当和必要性进行审核;并立即开展对现有人脸识别应用开展整顿行动,尽快纠偏滥用行为。   三是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拒绝权等在内的各项权利。压实技术使用者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在收集人脸识别信息等时需要获取公民明示同意,而这一同意的前提是当事人完全知情,在后续对于人脸识别信息的处理、转移、分享过程中,也应当再次向公众进行告知及获取同意。此外,赋予公民可拒绝人脸被收集的权利,在不提供相关信息的情况下,依然能享受企业所提供服务的基本功能。当公民的人脸识别信息被不合理采集后,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进行删除,并为其权利侵害提供畅通的维权、救济渠道。   总而言之,人脸识别就像当代智能技术应用的一面镜子。在人类与技术深化融合的当下,我们必须探索人与技术的相处之道。既然看到技术对于美好生活的推动作用,也要清醒意识到技术及其应用的限度。从人的立场去寻找技术治理与应用的最优方案,让技术服务于人,服务于最广大的群体。
10 2021/02
上一页
1

联系我们

地 址 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东大街338号创客广场

地 址 二: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

                经十路汉峪金谷人工智能大厦

电     话:010-80795770

邮     箱:service@batatech.com

这是描述信息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2   北京巴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SEO